[期刊论文][article]


樂教“和”精神的闡釋

作   者:
蔡根祥;

出版年:2007

页     码:176 - 193
出版社: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


摘   要:

古代所謂「六經」,是指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其中《樂經》不見流傳。今天,我們所能知道的儒家樂教、樂論,只有《論語》中孔子談論「樂」的一些片段,還有《禮記》中的〈樂記〉,《荀子》書中的〈樂論〉等。孔子說:「興於詩,立於禮,成於樂。」然「樂」如何能「成」呢?〈樂記〉說:「廣博易良而不奢,則深於樂者也。」「樂」到底如何發揮它的教育功能呢?我們都說:「學音樂的小孩子不會變壞。」那到底有沒有甚麼根據呢? 本論文嘗試從聲音的原理,音樂的樂理上來闡釋樂教「和」的精神,說明「和」字的字源意義,音樂的「龢」,就是能夠把不同的聲音,以最合適的比例,最得宜的配置,使之成為一段悅耳而感動人心的旋律,旋律中的每一個聲音,都能都發揮作用;這就是聲音的黃金比例。而樂教就是把音樂的這種「和合」的黃金比例精神來薰陶、感化人心,使之達到包容、龢龤的人際關係。 掌握樂教的精神,可用以審視先秦文獻中,一些表面上跟音樂無關,其實是因音樂的薰陶而達成的教化效果,就顯然可見,從而得到義理上充分的詮釋。



关键字:

暂无


所属期刊
「古琴、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」跨領域、跨文化會議論文集
ISSN: c000-0017
来自: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